作文详情页
更多精彩优秀作文,尽在赶考状元App
查看>
萤火与星河
空间 时间
4515

夏夜躺在竹床上看星星时,常想起《赤壁赋》里那句"寄蜉蝣于天地"。银河倾泻如瀑,蝉鸣在耳畔忽远忽近,我突然明白人类就像草叶上的露珠,既会随着晨光消散,也能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芒。

四百年前伽利略把望远镜对准星空时,威尼斯商人正在码头清点香料。这位科学家用凸透镜捕捉到木星的卫星,让地球中心说开始动摇。人类用拇指大小的视网膜接收星光,却能推演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。就像敦煌壁画里的飞天,明明画在方寸墙壁,飘带却卷起跨越千年的风。

母亲总说我书桌上的台灯像座孤岛。但每当我翻开《梦溪笔谈》,就看见沈括在油灯下记录漏刻原理;点开手机里的天文APP,又望见张衡的浑天仪在数字宇宙中旋转。思想的萤火聚成星河,那些在竹简上刻字的人,在羊皮纸演算的人,在实验室记录数据的人,都在给永恒之火添柴。

庄子说"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",但正是这种以有涯追无涯的姿态,让敦煌的星图与哈勃望远镜的照片产生共鸣。去年参观良渚古城遗址,导游指着重达八吨的玉琮说,五千年前没有起重机,先民们却相信能用双手把山岳般的信仰立在大地上。

此刻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,我望着教学楼连成一片的灯火,忽然懂得每个窗口都是星图的碎片。当我们用公式计算潮汐,用诗歌丈量月光,用画笔捕捉星轨时,渺小的存在便与永恒达成和解。就像露珠坠落时,会把整个晨曦装进心里。

分享给朋友
思路解析(思维脑图)
相关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