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寒料峭的清晨,我总能在上学路上遇见那丛马兰花。它们紧贴着工地围挡的裂缝生长,钢筋水泥的缝隙里探出淡紫色花瓣,像一群踮着脚尖张望世界的孩子。
这些花儿让我想起去年采访过的孝心少年小林。父亲病逝后,这个比我还小两岁的姑娘每天五点钟起床,先给偏瘫的母亲擦身喂药,再踩着露水去菜市场帮工。装菜的塑料筐比她腰还粗,搬运时总要在膝盖上垫块旧毛巾——那是去年冬天被竹筐磨破皮肤后养成的习惯。
"阿姨您看,这筐莴笋新鲜着呢。"当我跟着她运送蔬菜时,她总能用沾着泥土的手指轻轻翻开菜叶,露出水灵灵的断面。菜市场的叔叔阿姨都认得这个扎着褪色红头绳的姑娘,常把品相不好的"处理菜"悄悄塞进她的布袋。有次看见她蹲在摊位后啃冷馒头,卖豆腐的大叔硬是舀了碗热豆浆,她捧着碗暖了会儿手,转身喂给了轮椅上的母亲。
暮春的雨说来就来。那天收摊时暴雨突至,小林脱下校服罩住母亲的头,自己推着轮椅在雨幕中奔跑。积水漫过脚踝,轮椅的辐条搅起细碎水花,她湿透的刘海贴在额前,却依然哼着母亲爱听的童谣。远处工地的马兰花在雨中摇曳,那些柔嫩的花瓣竟撑住了豆大的雨点。
《追风筝的人》里说:"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。"小林的手掌有搬运留下的茧,膝盖留着竹筐摩擦的疤,但这些痕迹都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。就像石缝里的马兰花,越是贫瘠的土壤,越能绽放出动人的姿态。当我们抱怨书包太重时,有些同龄人早已扛起了生活的重担,却始终保持着向阳而生的勇气。
春寒料峭的清晨,我总能在上学路上遇见那丛马兰花。它们紧贴着工地围挡的裂缝生长,钢筋水泥的缝隙里探出淡紫色花瓣,像一群踮着脚尖张望世界的孩子。
这些花儿让我想起去年采访过的孝心少年小林。父亲病逝后,这个比我还小两岁的姑娘每天五点钟起床,先给偏瘫的母亲擦身喂药,再踩着露水去菜市场帮工。装菜的塑料筐比她腰还粗,搬运时总要在膝盖上垫块旧毛巾——那是去年冬天被竹筐磨破皮肤后养成的习惯。
"阿姨您看,这筐莴笋新鲜着呢。"当我跟着她运送蔬菜时,她总能用沾着泥土的手指轻轻翻开菜叶,露出水灵灵的断面。菜市场的叔叔阿姨都认得这个扎着褪色红头绳的姑娘,常把品相不好的"处理菜"悄悄塞进她的布袋。有次看见她蹲在摊位后啃冷馒头,卖豆腐的大叔硬是舀了碗热豆浆,她捧着碗暖了会儿手,转身喂给了轮椅上的母亲。
暮春的雨说来就来。那天收摊时暴雨突至,小林脱下校服罩住母亲的头,自己推着轮椅在雨幕中奔跑。积水漫过脚踝,轮椅的辐条搅起细碎水花,她湿透的刘海贴在额前,却依然哼着母亲爱听的童谣。远处工地的马兰花在雨中摇曳,那些柔嫩的花瓣竟撑住了豆大的雨点。
《追风筝的人》里说:"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。"小林的手掌有搬运留下的茧,膝盖留着竹筐摩擦的疤,但这些痕迹都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。就像石缝里的马兰花,越是贫瘠的土壤,越能绽放出动人的姿态。当我们抱怨书包太重时,有些同龄人早已扛起了生活的重担,却始终保持着向阳而生的勇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