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详情页
更多精彩优秀作文,尽在赶考状元App
查看>
在生死褶皱中照见人间 —— 读《第七天》杂记
读后感 喜欢
5863

暮色漫上窗台时,我总习惯在书架前驻足。从前是梁晓声的知青岁月吸引我,如今余华笔下的荒诞与真实更让我着迷。当《第七天》的封皮在我掌心渐暖,仿佛触摸到某种生命的余温。

书里描述的"死无葬身之地"起初让我脊背发凉,可当读到鼠妹穿着纱裙走向安息之地时,竟觉得这个充满悖论的名字裹着层蜜糖。那些在现世漂泊的灵魂,死后反而在枯枝败叶间搭建起屋檐。余华用七天织就的网,兜住了无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——就像上周在医院走廊,我看见护工老张对着空病床发呆,他的工牌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。

小说里殡仪馆的沙发分区让我想起地铁里的"强弱冷车厢",原来生死的界限早已模糊。当主人公杨飞在回忆里给父亲煮面,我闻到了外婆厨房飘来的葱油香。那些细碎的生活褶皱,被余华用文字的熨斗慢慢抚平。最难忘殡仪馆引导员说"寿衣都是活人设计的",这话像块小石子,在我心里激起层层涟漪。

合上书那夜,月光把梧桐叶的影子投在墙面上,恍若书中描写的骨灰盒纹路。我突然明白,文学不是生活的复刻机,而是将人间烟火熬成糖稀,再吹出万千模样的糖人。那些在现世无处安放的叹息,终将在某个故事里落地生根。

分享给朋友
思路解析(思维脑图)
相关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