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屋的煤油灯下,我轻轻摸着膝盖上的疤痕。这枚月牙状的印记里,藏着故乡山道十八弯的故事,也藏着母亲不愿轻易示人的眼泪。
十二岁那年的雨季特别漫长。母亲背着竹篓走在前面,我跟在后面数着泥坑。去外公家的山道像条褪了鳞的蛇,碎石在雨水中打着滑。当母亲脚下一崴栽进沟壑时,我永远记得血珠如何顺着碎石纹路漫开,染红了整片青苔。乡亲们抬着竹竿扎的担架往镇医院跑时,山道在雨帘中颤抖着缩成一根细线。
今年清明返乡,班车在水泥路上轻快地哼着歌。司机师傅摇下车窗,暖风捎来柑橘花的甜香。当年的险坡处立着青石护栏,新栽的桃树在春风里抖着粉裙摆。穿校服的少年骑着自行车掠过,车筐里装着快递包裹,后座绑着几枝刚折的野樱。
外公院里的石磨依然转着,碾出的新麦粉却要装进印着二维码的包装袋。表姐在屋檐下直播卖山货,镜头扫过晾晒的笋干时,老黄狗总爱凑过来抢镜。暮色里炊烟升起的方向,光伏路灯次第亮起,像一串坠入山坳的星子。
站在老屋门前,望见盘山公路在霞光里舒展成金色绸带。那些沾着血与泪的碎石,终是化作了春泥,滋养出漫山遍野的绿。山还是那座山,却托着崭新的故事向云端生长。忽而懂得,变迁不是抹去旧痕,而是让伤疤里也能开出花来。
老屋的煤油灯下,我轻轻摸着膝盖上的疤痕。这枚月牙状的印记里,藏着故乡山道十八弯的故事,也藏着母亲不愿轻易示人的眼泪。
十二岁那年的雨季特别漫长。母亲背着竹篓走在前面,我跟在后面数着泥坑。去外公家的山道像条褪了鳞的蛇,碎石在雨水中打着滑。当母亲脚下一崴栽进沟壑时,我永远记得血珠如何顺着碎石纹路漫开,染红了整片青苔。乡亲们抬着竹竿扎的担架往镇医院跑时,山道在雨帘中颤抖着缩成一根细线。
今年清明返乡,班车在水泥路上轻快地哼着歌。司机师傅摇下车窗,暖风捎来柑橘花的甜香。当年的险坡处立着青石护栏,新栽的桃树在春风里抖着粉裙摆。穿校服的少年骑着自行车掠过,车筐里装着快递包裹,后座绑着几枝刚折的野樱。
外公院里的石磨依然转着,碾出的新麦粉却要装进印着二维码的包装袋。表姐在屋檐下直播卖山货,镜头扫过晾晒的笋干时,老黄狗总爱凑过来抢镜。暮色里炊烟升起的方向,光伏路灯次第亮起,像一串坠入山坳的星子。
站在老屋门前,望见盘山公路在霞光里舒展成金色绸带。那些沾着血与泪的碎石,终是化作了春泥,滋养出漫山遍野的绿。山还是那座山,却托着崭新的故事向云端生长。忽而懂得,变迁不是抹去旧痕,而是让伤疤里也能开出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