厨房的煤球炉总在清晨五点准时亮起火光,铁锅里翻腾的白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。奶奶佝偻着背在灶台前忙碌,后脖颈的银发被蒸汽熏得发亮。我缩在暖和的被窝里数着墙上斑驳的树影,知道这已经是她为我煮粥的第十七年。
父母分开那年我六岁,父亲总把西装外套忘在办公室,奶奶的蓝布围裙就成了我最熟悉的港湾。记得初中时和邻班男生打架,我梗着脖子不肯认错,是奶奶蹲在教导处的水泥地上,用绣着牡丹花的手帕擦我脸上的泥。她指尖的茧子蹭得我脸颊发痒,我却在那刻突然发现,她的手背已经爬满褐色的斑点。
去年深秋住院挂水,我望着点滴管里缓慢坠落的水珠发呆。走廊传来急促的布鞋摩擦声,奶奶抱着保温桶撞开病房门,围巾上结着白霜。她手忙脚乱拧开三层饭盒,滚烫的鸡汤溅在皱纹里,却只顾着往我手里塞汤匙:"快喝,特意撇了油花。"
前些日子整理旧物,在樟木箱底翻出件褪色的小棉袄。针脚歪歪扭扭的地方是奶奶教我缝补时留下的,领口还粘着干枯的槐花瓣。我忽然想起每个放学的黄昏,她站在巷口老槐树下张望的身影,像株生了根的植物,在暮色里站成温暖的剪影。
窗台上的君子兰又抽了新芽,奶奶正弓着腰给花盆松土。阳光穿过她稀疏的白发,在地面洒下细碎的金箔。我悄悄把刚得的奖状压在她枕头底下,想起她总说:"人活着就像种庄稼,埋下去的苦累,终会开出花来。"
厨房的煤球炉总在清晨五点准时亮起火光,铁锅里翻腾的白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。奶奶佝偻着背在灶台前忙碌,后脖颈的银发被蒸汽熏得发亮。我缩在暖和的被窝里数着墙上斑驳的树影,知道这已经是她为我煮粥的第十七年。
父母分开那年我六岁,父亲总把西装外套忘在办公室,奶奶的蓝布围裙就成了我最熟悉的港湾。记得初中时和邻班男生打架,我梗着脖子不肯认错,是奶奶蹲在教导处的水泥地上,用绣着牡丹花的手帕擦我脸上的泥。她指尖的茧子蹭得我脸颊发痒,我却在那刻突然发现,她的手背已经爬满褐色的斑点。
去年深秋住院挂水,我望着点滴管里缓慢坠落的水珠发呆。走廊传来急促的布鞋摩擦声,奶奶抱着保温桶撞开病房门,围巾上结着白霜。她手忙脚乱拧开三层饭盒,滚烫的鸡汤溅在皱纹里,却只顾着往我手里塞汤匙:"快喝,特意撇了油花。"
前些日子整理旧物,在樟木箱底翻出件褪色的小棉袄。针脚歪歪扭扭的地方是奶奶教我缝补时留下的,领口还粘着干枯的槐花瓣。我忽然想起每个放学的黄昏,她站在巷口老槐树下张望的身影,像株生了根的植物,在暮色里站成温暖的剪影。
窗台上的君子兰又抽了新芽,奶奶正弓着腰给花盆松土。阳光穿过她稀疏的白发,在地面洒下细碎的金箔。我悄悄把刚得的奖状压在她枕头底下,想起她总说:"人活着就像种庄稼,埋下去的苦累,终会开出花来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