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街边老榕树挂满新绿的五月,闽南人家的屋檐下又开始飘荡着艾草的清香。这熟悉的气息年复一年地提醒着我们:端午到了。
天还没透亮,巷口就传来沙沙的镰刀声。邻居阿公佝偻着背,正在自家院墙边割艾草。沾着露水的艾叶在晨光里泛着银边,清苦的香气漫过红砖墙,和着各家各户的响动,把整个村子都唤醒了。奶奶总要把艾草扎成宝剑的形状,郑重地挂在门环上,说这样能驱走霉运。我偷偷摸过那些毛茸茸的叶片,指尖留下的草香能持续整个上午。
这时候的河岸边热闹非凡。穿碎花布衫的阿婆们挎着竹篮,蹲在石阶上清洗粽叶,青翠的叶片在她们手中翻飞,像一尾尾游动的绿鲤鱼。最有趣的还是正午取"午时水",村里的孩子们抱着瓦罐往溪边跑,说是这天的溪水能治百病。去年我和表弟把灌满溪水的罐子藏在树荫下,结果被晒得温热,倒让阿嬷笑着骂我们不懂规矩。
午后巷子里突然响起铜锣声,采莲队的红绸带转过墙角就撞进眼帘。领头的老人用闽南语喊着吉祥话,后面跟着的年轻人抬着纸扎的龙王,龙须上还沾着菜市场的葱花儿。小孩子们追着队伍跑,五彩香包在腰间叮当作响,空气里混着雄黄酒和肉粽的香气,把每个人的脸都熏得红扑扑的。
暮色渐浓时,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晃着艾草剑,晚风里飘来粽香裹着笑语。河面上漂着的粽子在暮色中沉沉浮浮,像一群游向历史深处的小鱼。闽南的端午就是这样,把古老的故事都化在艾叶的清香里,年复一年,浸润着我们的生活。
当街边老榕树挂满新绿的五月,闽南人家的屋檐下又开始飘荡着艾草的清香。这熟悉的气息年复一年地提醒着我们:端午到了。
天还没透亮,巷口就传来沙沙的镰刀声。邻居阿公佝偻着背,正在自家院墙边割艾草。沾着露水的艾叶在晨光里泛着银边,清苦的香气漫过红砖墙,和着各家各户的响动,把整个村子都唤醒了。奶奶总要把艾草扎成宝剑的形状,郑重地挂在门环上,说这样能驱走霉运。我偷偷摸过那些毛茸茸的叶片,指尖留下的草香能持续整个上午。
这时候的河岸边热闹非凡。穿碎花布衫的阿婆们挎着竹篮,蹲在石阶上清洗粽叶,青翠的叶片在她们手中翻飞,像一尾尾游动的绿鲤鱼。最有趣的还是正午取"午时水",村里的孩子们抱着瓦罐往溪边跑,说是这天的溪水能治百病。去年我和表弟把灌满溪水的罐子藏在树荫下,结果被晒得温热,倒让阿嬷笑着骂我们不懂规矩。
午后巷子里突然响起铜锣声,采莲队的红绸带转过墙角就撞进眼帘。领头的老人用闽南语喊着吉祥话,后面跟着的年轻人抬着纸扎的龙王,龙须上还沾着菜市场的葱花儿。小孩子们追着队伍跑,五彩香包在腰间叮当作响,空气里混着雄黄酒和肉粽的香气,把每个人的脸都熏得红扑扑的。
暮色渐浓时,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晃着艾草剑,晚风里飘来粽香裹着笑语。河面上漂着的粽子在暮色中沉沉浮浮,像一群游向历史深处的小鱼。闽南的端午就是这样,把古老的故事都化在艾叶的清香里,年复一年,浸润着我们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