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雨斜斜地飘在四月天,艾草的清香混着湿润的泥土味扑面而来。奶奶把青团摆上供桌时,我忽然想起课本里那句"清明时节雨纷纷",原来那些墨香里的诗句,正活在祖辈的指尖上。
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,是爷爷在祠堂前给我补的历史课。当听到忠臣抱着老柳树葬身火海时,供桌上新发的柳枝仿佛在轻轻颤动。寒食禁火的古老习俗,化作今日墓前的一缕青烟,两千年前的忠义精神,原来就藏在清明插柳的习俗里。
父亲扫墓时总带着小锄头,他说这时候给祖坟培土,就像给沉睡的亲人盖被子。邻家姐姐在朋友圈发起"云祭扫",把老照片配上祖辈的故事。我看着田埂上放风筝的孩子,突然明白那些翻飞的纸鸢,不正是连接天上人间的信使吗?
当城市霓虹遮蔽了银河,老宅门楣的艾草依然准时返青。姑妈视频教我做子推馍,面团在镜头里开出桃花模样。我们不再徒步几十里上坟,但家族群的祭文接龙里,那些工整的韵脚仍在延续着文化基因。
暮色中的祠堂灯火通明,族谱在年轻一辈手中接力修补。春雨又打湿了新栽的柏树苗,我看见传统不是泛黄的书页,而是带着晨露的新芽,在每个春天找到生长的土壤。
细雨斜斜地飘在四月天,艾草的清香混着湿润的泥土味扑面而来。奶奶把青团摆上供桌时,我忽然想起课本里那句"清明时节雨纷纷",原来那些墨香里的诗句,正活在祖辈的指尖上。
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,是爷爷在祠堂前给我补的历史课。当听到忠臣抱着老柳树葬身火海时,供桌上新发的柳枝仿佛在轻轻颤动。寒食禁火的古老习俗,化作今日墓前的一缕青烟,两千年前的忠义精神,原来就藏在清明插柳的习俗里。
父亲扫墓时总带着小锄头,他说这时候给祖坟培土,就像给沉睡的亲人盖被子。邻家姐姐在朋友圈发起"云祭扫",把老照片配上祖辈的故事。我看着田埂上放风筝的孩子,突然明白那些翻飞的纸鸢,不正是连接天上人间的信使吗?
当城市霓虹遮蔽了银河,老宅门楣的艾草依然准时返青。姑妈视频教我做子推馍,面团在镜头里开出桃花模样。我们不再徒步几十里上坟,但家族群的祭文接龙里,那些工整的韵脚仍在延续着文化基因。
暮色中的祠堂灯火通明,族谱在年轻一辈手中接力修补。春雨又打湿了新栽的柏树苗,我看见传统不是泛黄的书页,而是带着晨露的新芽,在每个春天找到生长的土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