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济源市老城东门外,莽河水像条绿绸带绕城而过。河面上横卧着一座石拱桥,这就是我们当地人最熟悉的望春桥,大家都亲切地叫它"东门桥"。每天清晨,桥面上总会铺满金灿灿的阳光,就像给这座四百多岁的老桥戴上了新首饰。
整座桥就像弯弯的月亮倒映在水面上。主拱洞直径足有八米多,两边还各有个小拱洞,这样的设计让桥既结实又轻巧。听老辈人说,这桥在发大水时特别管用,去年夏天暴雨时,上游冲下来的树枝杂物都被三个桥洞轻松分流,像听话的小鱼似的顺着水流走了。
桥栏杆上的雕刻最让人着迷。四十六块青石板上,每块都刻着不同的花纹:有的像盛开的牡丹,有的像翻涌的浪花。桥头蹲着两尊石狮子,左边那尊爪子下按着绣球,右边那尊怀里抱着小狮子。我最喜欢放学后趴在栏杆上数花瓣样的刻纹,阳光斜斜照过来时,那些石头花纹好像会跳舞似的。
春天是望春桥最美的时节。两岸的柳枝刚抽新芽,桥洞下常有野鸭游过,翅膀扑棱棱溅起水花。这时候站在桥中央,能闻到泥土解冻的清香,听见远处菜市场传来的吆喝声。老桥就像位沉默的长者,把城市的喧闹和自然的宁静都揽在臂弯里。每次走过这座桥,我都会想起爷爷说的:"咱们济源人啊,造桥要造三百年,做人要做实在人。"
在济源市老城东门外,莽河水像条绿绸带绕城而过。河面上横卧着一座石拱桥,这就是我们当地人最熟悉的望春桥,大家都亲切地叫它"东门桥"。每天清晨,桥面上总会铺满金灿灿的阳光,就像给这座四百多岁的老桥戴上了新首饰。
整座桥就像弯弯的月亮倒映在水面上。主拱洞直径足有八米多,两边还各有个小拱洞,这样的设计让桥既结实又轻巧。听老辈人说,这桥在发大水时特别管用,去年夏天暴雨时,上游冲下来的树枝杂物都被三个桥洞轻松分流,像听话的小鱼似的顺着水流走了。
桥栏杆上的雕刻最让人着迷。四十六块青石板上,每块都刻着不同的花纹:有的像盛开的牡丹,有的像翻涌的浪花。桥头蹲着两尊石狮子,左边那尊爪子下按着绣球,右边那尊怀里抱着小狮子。我最喜欢放学后趴在栏杆上数花瓣样的刻纹,阳光斜斜照过来时,那些石头花纹好像会跳舞似的。
春天是望春桥最美的时节。两岸的柳枝刚抽新芽,桥洞下常有野鸭游过,翅膀扑棱棱溅起水花。这时候站在桥中央,能闻到泥土解冻的清香,听见远处菜市场传来的吆喝声。老桥就像位沉默的长者,把城市的喧闹和自然的宁静都揽在臂弯里。每次走过这座桥,我都会想起爷爷说的:"咱们济源人啊,造桥要造三百年,做人要做实在人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