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学校是梦想的摇篮,是生命拔节的沃土。"站在火星基地的观测窗前,我望着地球方向闪烁的蓝点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校徽形状的时空定位器。完成星际矿物分析任务的第365天,我终于获准启动光年跃迁程序,回到阔别十五载的弯塘小学。
穿过量子防护罩的刹那,青草混合书墨的熟悉气息扑面而来。我踩着记忆中的鹅卵石小径,却在下个转角撞见了奇迹——曾经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了地下水晶宫,半透明穹顶流转着极光般的色彩。身着荧光运动服的孩子们正在玩"星际跳跃",他们手腕上的智能环与地板光网互动,每步都会绽放不同星座的图案。
仰望那座矗入云霄的蜂巢教学楼,20层环形结构像打开的竹简层层叠叠。跟随导航光点走进五年级教室,悬浮课桌正播放全息版《山海经》。当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对着空气比划"刑天舞干戚"时,智能黑板立刻将古籍文字转化为三维动画。窗边绿萝舒展着嫩叶,原来每片玻璃都内置着微型气象站,能让室内永远保持四月天的温润。
教师公寓的走廊像条彩虹河流,心情监测墙正用渐变色彩讲述故事:浅蓝波纹是王老师在批改作文,橙黄光晕是体育组在策划宇宙运动会。我驻足在贴着"书法社"门牌的房前,看见墙壁正模拟宣纸的晕染效果,墨香顺着门缝丝丝缕缕地渗出来。
夕阳给蜂巢楼镀上金边时,我坐在老槐树改造的信息亭里。树洞投影出历任校长的影像,年轮化成的数据屏记录着百年校史。触摸到最新那圈闪着银光的年轮,突然弹出自己小学毕业时的全息合影,照片里的我门牙缺了半颗,笑得比头顶的木棉花还灿烂。
返程飞船升空时,我把额头贴在舷窗上。地面上的校园渐渐变成发光的蒲公英,那些飘向星空的光点中,或许就有此刻正在天文台观测的孩子们。宇宙广袤无垠,但我知道,每个探索星辰的人心里,都住着一座点灯的小学校园。
"学校是梦想的摇篮,是生命拔节的沃土。"站在火星基地的观测窗前,我望着地球方向闪烁的蓝点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校徽形状的时空定位器。完成星际矿物分析任务的第365天,我终于获准启动光年跃迁程序,回到阔别十五载的弯塘小学。
穿过量子防护罩的刹那,青草混合书墨的熟悉气息扑面而来。我踩着记忆中的鹅卵石小径,却在下个转角撞见了奇迹——曾经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了地下水晶宫,半透明穹顶流转着极光般的色彩。身着荧光运动服的孩子们正在玩"星际跳跃",他们手腕上的智能环与地板光网互动,每步都会绽放不同星座的图案。
仰望那座矗入云霄的蜂巢教学楼,20层环形结构像打开的竹简层层叠叠。跟随导航光点走进五年级教室,悬浮课桌正播放全息版《山海经》。当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对着空气比划"刑天舞干戚"时,智能黑板立刻将古籍文字转化为三维动画。窗边绿萝舒展着嫩叶,原来每片玻璃都内置着微型气象站,能让室内永远保持四月天的温润。
教师公寓的走廊像条彩虹河流,心情监测墙正用渐变色彩讲述故事:浅蓝波纹是王老师在批改作文,橙黄光晕是体育组在策划宇宙运动会。我驻足在贴着"书法社"门牌的房前,看见墙壁正模拟宣纸的晕染效果,墨香顺着门缝丝丝缕缕地渗出来。
夕阳给蜂巢楼镀上金边时,我坐在老槐树改造的信息亭里。树洞投影出历任校长的影像,年轮化成的数据屏记录着百年校史。触摸到最新那圈闪着银光的年轮,突然弹出自己小学毕业时的全息合影,照片里的我门牙缺了半颗,笑得比头顶的木棉花还灿烂。
返程飞船升空时,我把额头贴在舷窗上。地面上的校园渐渐变成发光的蒲公英,那些飘向星空的光点中,或许就有此刻正在天文台观测的孩子们。宇宙广袤无垠,但我知道,每个探索星辰的人心里,都住着一座点灯的小学校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