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整理书柜时,那张泛黄的"未来科学家"奖状从文件夹里滑落,记忆突然闪回到三个月前的科技节。那是我第一次带着亲手制作的空气净化器模型参展,展台前围满同学时,我仿佛真的看见了十年后的自己。
那天放学路上,刺鼻的化工味让我捂紧了口罩。夕阳把工厂烟囱的影子拉得老长,像巨人踩在居民楼上。我突然注意到围墙裂缝里钻出几株蒲公英,灰扑扑的绒毛上沾着黑颗粒,却还在倔强地随风摇晃。这个画面在脑海里挥之不去,当晚就翻出爷爷修理收音机的旧工具箱,开始捣鼓能"呼吸"的机器。
整整两周,我泡在科学教室角落。用鱼缸泵改装的吸气装置总是漏气,沾满胶水的手指头被齿轮夹出好几个血泡。直到看见生物角饲养箱里的蜗牛——它们的黏液居然能粘住灰尘!我激动地撞翻了水培架,把正在吃午饭的自然老师吓得筷子都掉了。
现在这台半米高的净化器正立在教室后排,外壳是用回收塑料瓶拼成的。每当绿色指示灯随着呼吸节奏明灭时,就有同学凑近观察层层滤网里跳舞的蒲公英模型。上周班长悄悄在顶盖贴了张小纸条:"会呼吸的钢铁蒲公英",这大概是最棒的夸奖。
科学老师常说我像只固执的蜗牛,但我知道,就算背着笨重的壳,也要在布满油污的围墙下,爬出属于春天的痕迹。
周末整理书柜时,那张泛黄的"未来科学家"奖状从文件夹里滑落,记忆突然闪回到三个月前的科技节。那是我第一次带着亲手制作的空气净化器模型参展,展台前围满同学时,我仿佛真的看见了十年后的自己。
那天放学路上,刺鼻的化工味让我捂紧了口罩。夕阳把工厂烟囱的影子拉得老长,像巨人踩在居民楼上。我突然注意到围墙裂缝里钻出几株蒲公英,灰扑扑的绒毛上沾着黑颗粒,却还在倔强地随风摇晃。这个画面在脑海里挥之不去,当晚就翻出爷爷修理收音机的旧工具箱,开始捣鼓能"呼吸"的机器。
整整两周,我泡在科学教室角落。用鱼缸泵改装的吸气装置总是漏气,沾满胶水的手指头被齿轮夹出好几个血泡。直到看见生物角饲养箱里的蜗牛——它们的黏液居然能粘住灰尘!我激动地撞翻了水培架,把正在吃午饭的自然老师吓得筷子都掉了。
现在这台半米高的净化器正立在教室后排,外壳是用回收塑料瓶拼成的。每当绿色指示灯随着呼吸节奏明灭时,就有同学凑近观察层层滤网里跳舞的蒲公英模型。上周班长悄悄在顶盖贴了张小纸条:"会呼吸的钢铁蒲公英",这大概是最棒的夸奖。
科学老师常说我像只固执的蜗牛,但我知道,就算背着笨重的壳,也要在布满油污的围墙下,爬出属于春天的痕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