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岁那年的记忆碎片总带着松烟墨香。晨光斜斜地爬进老屋窗棂时,外公总爱站在红木案前挥毫。那时他鬓角尚黑,握笔的手却稳如青松,笔锋过处宣纸沙沙作响,似有千军万马在纸面奔腾。我常骑在砚台边沿,看墨汁在端石纹路里游走,将竹影斑驳的窗格拓印成流动的山水。
"小杰来试试?"外公蘸饱墨的狼毫悬在半空,笔尖凝着欲坠的墨珠。我慌忙往后缩,沾着墨汁的小脚在青砖地面踩出歪扭的梅花印。老人也不恼,只把案头镇纸换成糖人,任我啃着麦芽糖看他运腕——横似江堤卧波,竖如苍柏凌霜,撇捺间尽是北风卷地的力道。
蝉鸣撕开盛夏的某个午后,电话那头传来断断续续的呜咽。我攥着发烫的手机跌坐在玄关,看见无数个黄昏从眼前掠过:糖人融化的甜腻,笔洗里晃动的月影,还有老人教我认碑帖时,老花镜滑到鼻尖的滑稽模样。
归乡路上暴雨如注。推开吱呀作响的雕花木门,檀香混着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。供案上的黑白相片里,外公仍保持着题字时的肃穆神情。当表舅抖开泛黄的信笺,我忽然听见熟悉的咳嗽声从书房传来,带着往昔教我临帖时的促狭:"要哭就去看看墙上的字,墨还没干透呢。"
半掩的窗棂漏进五月风,吹动满墙字画簌簌作响。那方端砚静静卧在案头,积年的墨垢里嵌着孩童的牙印,未干的"远"字最后一竖微微洇开,恍若老人未说完的叮咛。
三岁那年的记忆碎片总带着松烟墨香。晨光斜斜地爬进老屋窗棂时,外公总爱站在红木案前挥毫。那时他鬓角尚黑,握笔的手却稳如青松,笔锋过处宣纸沙沙作响,似有千军万马在纸面奔腾。我常骑在砚台边沿,看墨汁在端石纹路里游走,将竹影斑驳的窗格拓印成流动的山水。
"小杰来试试?"外公蘸饱墨的狼毫悬在半空,笔尖凝着欲坠的墨珠。我慌忙往后缩,沾着墨汁的小脚在青砖地面踩出歪扭的梅花印。老人也不恼,只把案头镇纸换成糖人,任我啃着麦芽糖看他运腕——横似江堤卧波,竖如苍柏凌霜,撇捺间尽是北风卷地的力道。
蝉鸣撕开盛夏的某个午后,电话那头传来断断续续的呜咽。我攥着发烫的手机跌坐在玄关,看见无数个黄昏从眼前掠过:糖人融化的甜腻,笔洗里晃动的月影,还有老人教我认碑帖时,老花镜滑到鼻尖的滑稽模样。
归乡路上暴雨如注。推开吱呀作响的雕花木门,檀香混着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。供案上的黑白相片里,外公仍保持着题字时的肃穆神情。当表舅抖开泛黄的信笺,我忽然听见熟悉的咳嗽声从书房传来,带着往昔教我临帖时的促狭:"要哭就去看看墙上的字,墨还没干透呢。"
半掩的窗棂漏进五月风,吹动满墙字画簌簌作响。那方端砚静静卧在案头,积年的墨垢里嵌着孩童的牙印,未干的"远"字最后一竖微微洇开,恍若老人未说完的叮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