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平乐·洛阳愁绝
唐代:温庭筠
洛阳愁绝,杨柳花飘雪。终日行人恣攀折,桥下水流呜咽。
上马争劝离觞,南浦莺声断肠。愁杀平原年少,回首挥泪千行。
译文
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,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,杨花柳絮飘舞着如漫天飞雪。远行的人天天折走柳枝,桥下的流水时时都在呜咽,唱不完送别的悲歌。
上马时朋友争劝送别的酒。我最怕那南浦的莺啼,声声都是断肠的歌喉。燕赵儿郎也伤愁,挥不尽千行泪,又回头。
注释
1.清平乐:原为唐教坊曲名,取用汉乐府“清乐”、“平乐”这两个乐调而命名。后用作词牌名。《宋史·乐志》入“大石调”,《金奁集》、《乐章集》并入“越调”。双调四十六字,八句,前片四仄韵,后片三平韵。
2.洛阳:最早为东周都城,此后后汉、西晋、北魏、隋等朝均建都于此。唐时为东都。
3.恣(zì)攀折:任意攀折。恣,一作“争”。
4.离觞(shāng):饯别之酒。
5.南浦:南面的水边。后常用称送别之地。
6.平原年少:泛指贵族子弟,这里指远行的人。平原,古地名,战国时赵邑,即今山东省平原县。
创作背景:
温庭筠存《清平乐》小令两阕,此乃惜别之作。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凄切,而此词却别具一种阳刚之美,因此有人猜测可能“作于被贬之时”(见《唐五代四大名家词》)。
清平乐·洛阳愁绝
唐代:温庭筠
洛阳愁绝,杨柳花飘雪。终日行人恣攀折,桥下水流呜咽。
上马争劝离觞,南浦莺声断肠。愁杀平原年少,回首挥泪千行。
译文
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,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,杨花柳絮飘舞着如漫天飞雪。远行的人天天折走柳枝,桥下的流水时时都在呜咽,唱不完送别的悲歌。
上马时朋友争劝送别的酒。我最怕那南浦的莺啼,声声都是断肠的歌喉。燕赵儿郎也伤愁,挥不尽千行泪,又回头。
注释
1.清平乐:原为唐教坊曲名,取用汉乐府“清乐”、“平乐”这两个乐调而命名。后用作词牌名。《宋史·乐志》入“大石调”,《金奁集》、《乐章集》并入“越调”。双调四十六字,八句,前片四仄韵,后片三平韵。
2.洛阳:最早为东周都城,此后后汉、西晋、北魏、隋等朝均建都于此。唐时为东都。
3.恣(zì)攀折:任意攀折。恣,一作“争”。
4.离觞(shāng):饯别之酒。
5.南浦:南面的水边。后常用称送别之地。
6.平原年少:泛指贵族子弟,这里指远行的人。平原,古地名,战国时赵邑,即今山东省平原县。
创作背景:
温庭筠存《清平乐》小令两阕,此乃惜别之作。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凄切,而此词却别具一种阳刚之美,因此有人猜测可能“作于被贬之时”(见《唐五代四大名家词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