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详情页
更多精彩优秀作文,尽在赶考状元App
查看>
秦腔里的黄土地
秦腔 读后感
5942

每当教室多媒体播放戏曲选段时,总会有同学偷偷戴上耳机。可对我来说,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里,藏着奶奶摇蒲扇讲古的童年记忆。在众多戏曲剧种中,秦腔就像个异类——初次在电视里听见时,我差点被那高亢的声调惊得打翻水杯。直到翻开贾平凹的散文集,那些落在纸页间的文字,突然让那些"刺耳"的唱腔变得鲜活起来。

贾平凹说秦腔是"黄土捏就的嗓子",这话让我想起去年暑假在陕北写生时见过的老农。他们蹲在沟壑纵横的塬上抽旱烟,说话声音像旱天雷般震得枣树枝乱颤。文章里说秦腔"不是用嗓子唱,是用心肝脾肺在吼",这让我突然明白,为什么那些皱纹里嵌着黄土的老汉,能吼出震得人耳膜发颤的唱段。就像我们美术课上画的安塞腰鼓,粗粝的线条里跃动着生命的张力。

最打动我的是文中那个细节:牧羊人在崖畔唱秦腔,歌声惊飞了崖鸽,却把天上的云彩唱得驻了足。这让我想起老家村口的磨盘,石缝里钻出的野草在风中摇晃,不也自成韵律?贾平凹笔下的秦腔演员,脸上抹着厚厚的油彩,在简陋的戏台上翻跟斗,让我想起外公总说的"人生如戏"。原来最本真的艺术,就该像田垄间疯长的野蒿,带着泥土的腥气。

放下书本的那个傍晚,我特意找来秦腔《三滴血》的录像。当须生甩着丈余长的水袖唱起"祖籍陕西韩城县"时,屏幕里的黄尘似乎透过镜头扑到脸上。那些曾经觉得刺耳的高音,此刻却像掠过黄土高坡的西北风,裹挟着千年的沙砾,在血脉里簌簌作响。

分享给朋友
思路解析(思维脑图)
相关作文